拜殿的建築是正殿祭祀空間的延伸,是信徒準備禮佛的場所。龍山寺拜殿的前簷柱有咸豐二年(一八五二)的楹聯落款,木雕上方有「咸豐通寶」的落款,由此可明確研判拜殿的建築為咸豐年間所興建。拜殿的台基離地面約三尺高,由於台基幾與正殿同高,且拜殿的屋頂與正殿相連,遮蓋了正殿重簷歇山式的屋頂,此設計雖然減損了正殿規模宏偉的氣勢,卻也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。拜殿前的中埕兩旁,種植有兩棵百年老榕樹,榕樹的種植,在視覺上有效地把院落的尺度縮小,搭配兩側廂廊,使中埕的空間設計,有更為深邃的加乘效果。
拜殿為三開間的建築格局,屋頂木架構建築為二通二瓜捲棚式造型,螭虎及象鼻的斗栱及瘦長型的瓜筒造型,皆為泉州匠派的工法。殿宇共有八根木柱,後排木柱與正殿的木架構互相連結。拜殿的屋頂與正殿相接處,有一座龜背造型的暗厝設計,此做法與戲台、五門殿的屋頂相同。龜背的設計有利於雨水迅速的往兩邊排出,而不致於積水。屋頂兩側山牆採馬背的作法,其造型有四個銳角,為火字型的馬背造型。
拜殿的前簷柱斗栱出挑深遠,內簷斗栱與捲棚結構有良好的配合,為目前台灣保存清咸豐時期木結構的佳作之一。拜殿前簷柱上方的橫樑,有一根長達十四公尺的福州杉,為龍山寺的木材之最,此木材為咸豐年間重修時,以船隻由福建將其載運來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