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龍山寺歷年修建的記錄及正殿前簷柱落款為道光庚寅、辛卯年(道光十年、十一年),木雕為李松林之先祖父李克鳩率領匠師,於道光年間來台施做的作品,另從屋瓦拆卸後所發現「泉城阮協興號」瓦片鈐印,均可證實正殿在道光十一年(一八三一)已做大規模的重修,日後雖經多次的修繕,但仍保有道光時期的建築格局。
龍山寺的正殿面寬五開間,兩旁再以八卦門連接兩廂廊,形成正殿與廂廊之過水廊道,正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,殿宇非常的高聳,高度近十二公尺,總計使用五十二根柱子(含拜殿),為台灣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多柱子的建築之一。
正殿棟架採三通五瓜木架構,屋頂為「舉架」的結構,屋頂的椽木間有一個夾層,即傳統建築所稱的「假厝」或「暗厝」。龍山寺的屋頂採取傳統的工法,在暗厝屋頂再舖上一層屋瓦及三合土,此工法具有隔熱及防潮的功能。
「暗厝」的功能為有效墊升屋頂,並讓兩端呈現出輕盈的姿態,以減輕高聳屋頂視覺上的壓迫感。所以在正殿內舉頭仰望,看到正脊桁的高度不若屋頂外觀高聳,即因暗厝的設計阻斷視覺,暗厝之上才是最上層的屋脊。民國七十五年修復時,曾將正殿屋頂正脊桁木抽換,換下的正脊桁目前放置於廂廊,供民眾參觀。
正殿前簷柱與角柱(即梢間位置)可發現壽樑的斷面為圓形,在壽樑下方有雀替木作、石柱有榫孔及卍字窗石牆與柱珠砌合的方式,顯示在正殿興建時,其建築應為四面走馬廊的形式,稱為「副階周匝」。 何時將四面走馬廊改成現況,並未有明確的記載,但從耆老李棟樑訪談得知,昭和十一年(一九三六)老先生來龍山寺修護時已有山牆的存在,四面走馬廊較有可能於咸豐年間的重修即改成目前的現況。龍山寺正殿兩旁的山牆其內部的磚塊尺寸,則為日治時期的紅磚,從建材的使用可得知,日治時期兩旁的山牆曾重新砌造。
昭和十年(一九三五)中部發生地震,龍山寺建築物受損,昭和十一年至十三年由地方信士募資重修。龍山寺的正殿有二根木柱,以偷樑換柱的方式更換成水泥柱,並以鐵軌(輕便鐵軌)當結構構件,包覆於水泥柱中,此次的重修(九二一地震後的重修),將敲除水泥柱更換成福州杉的構件。